新冠病毒伴随2020在世界各地拉开帷幕。一步一步它正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熟悉的日常。我们需要调整状态应对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的现状,汲取医疗前线信息精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应对方案。
2020年3月25日,北美华人生物医药协会组织张文宏医生[1]主讲«COVID-19临床治疗和研究分享»。会议吸引了全球10,000多名医建工作者和生命科学从业人员(听众全球分布图)。
从前线了解到:
1) 必须早日控制本地传播才能控制世界大流行。事实证明因上海市及早采取了预防和控制干预措施,实际发生病例比预测病例降低千倍。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似。
3) 临床上两种方法诊断新冠肺炎。一种是通过CT扫描临床确诊,另一种是通过病原体筛查进行实验室确诊。因为胸部CT扫描的特异性相对较低,目前临床金标是对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筛查,RT-PCR法或宏基因组测序法(实验室确诊)。在实验室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15%的鼻咽拭子样本第一次筛查发生假阳性,第二次筛查呈现阳性;另15%的鼻咽拭子样本两次RT-PCR筛查呈现假阴性,宏基因组学测序呈现阳性。因而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应进行重复性采样来排除假阳性。
4) 病毒共感染是冬季肺炎中的常见现象。不能因为常见病原体肺炎的阳性判读结果而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我们应该做到:
1) 日常生活中保持社交距离
2) 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3) 作息要有规律
a. 适合自身的健康饮食习惯
b. 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c. 培养常规锻炼习惯,积极参与线上健身课程
4) 不要惊慌,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a. 精简生活,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
b. 培养兴趣爱好,烹饪、画画、书法、瑜伽,陶冶情操
c. 安排家庭成员活动,增进和谐家庭氛围
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使用3%~6%的双氧水或75%的酒精定期清洁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话、银行卡、钱包、钥匙,门把手等。
[1] 张文宏医生是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复旦大学和上海新冠病毒专家团队的主任医师。